廉洁自律的意思(自律的意思)
会做的事自己做 谈到自律的问题,父母应当谨记,让子女自己处理他有能力做的事。
举例来说,刚出生的婴孩,他有吃奶的能力,就应由他自己去吃,去决定吃不吃,或吃多少。
常见到有些父母,不停地勉强婴孩吃奶。
若他不想吃,就不要勉强,可迟些再餵他。
虽然这样细微的动作,在早期的成长阶段,也已经反映了谁在做事,谁在负责。
当父母催促子女时,就是父母在做事,父母在负责。
久而久之,便会养成子女依赖的性情,很难发展他的自律性。
同样地,当子女渐渐长大,可以自己吃饭时,父母就不要因为他吃得慢而帮忙餵他吃饭。
此外,父母总要记得,你的子女是天天在长大中,昨天他不懂做的事,今天他可能已学会。
所以父母要细心观察子女,作出正确的判断,并避免代孩子做他现在已经有能力做的事,剥夺他尝试的机会,这样才不会阻碍子女发展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。
管与不管 不过,话又说回来。
上帝委派我们担当父母,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需要时施行管束。
按上文的建议,孩子有能力做的事要让他自己做,他仍未有能力做的事,父母就要帮助和干预了。
说到管孩子,可分为三个层次: 1. 有些事孩子末有能力负责,而且后果严重,父母就必需管。
(孩子无选择) 2. 有些事没有严重后果,可不管。
(给孩子尝试和选择,可讨论和提供指引) 3. 孩子已有能力负责,而且没有严重后果,不必管。
(由孩子自己决定) 这三个层次,可按著子女的年龄和能力而决定。
例如当天气转凉,若孩子只有4岁,则一定要他穿长衣(一定要管,无选择)。
若孩子大一点,例如6岁,就告诉他:「天气凉了,我们今天要穿长袖衣服!」颜色则由他决定(可不管,给选择)。
再大一些,例如13岁,便不需对他穿衣服给予甚麼意见(不必管,由他决定)。
父母常犯的错误是管著子女上厕所,餵子女吃饭,其实这些是孩子有能力处理的事,父母应让子女自行决定。
做功课的先后,也可不管;饮汤、拿雨伞也是可不管的事。
随著孩子渐渐长大成熟,「必要管」的事愈来愈少,「可不管、可讨论」的事则愈来愈多,到最后,「不必管」的事比「必要管」的事还要多的时候,我们就知道,孩子已建立足够的自我管理与自律能力,父母便可放心地「退休」了! 训练自律秘方 1. 放手:父母说要放手,但不能马上便放手,要逐步放手。
例如不要瞪著他做功课,自己进房去,并对他说:「你试试自己做功课,做完一份功课就拿来给我看,好吗?」 2. 鼓励尝试:他若不懂处理,也放手让他尝试。
例如对他说:「今天该穿长袖衫,你挑一件吧!」若他拣选的款式不合父母心意,父母也不该出声。
起初他或许会手忙脚乱的乱选,过后他会进步,愈来愈懂得配搭。
3. 示范:例如示范如何收拾房间。
父母可假装埋怨自己的房间乱七八糟,想收拾整齐,告诉孩子:「不如你帮我好不好?」於是一同收拾。
或许这会引起孩子的兴趣,也想把自己的房间弄漂预告:若真的要管理孩子,例如看电视的问题,不要马上叫他停止,可在开始时约定收看时间,到接近要关电视之前再给他预告,告诉他:「我们15分钟后要熄电视了」。
因为突然关掉会令孩子反感,也没有给他时间去做心理准备,去面对自己内心的不想、不愿意,然后慢慢接受。
给他预告和适应的时间,可以协助他学习接受得不到想要的东西,这一点也是自律的一个重要元素。
倾谈:例如青少年喜爱上网,父母宜在平日与他讨论如何面对上网的问题,透过分享与讨论来协助他明白沉迷的祸害,然后达成协议。
若子女不能按协议去做,便要由父母切实执行,但要预告,告诉他剩余多少时间,按协议关机。
不要说教,也不要教训或批评,免伤亲子感情。
子女知道你的行动合理,就算心里不愉快也只好接受。
承担后果: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,可让子女承受自然后果。
例如中学生夜睡,早上提不起劲起床,结果上学迟到,挨老师骂。
父母要硬著心肠,坚持不要叫他起床,可以买个闹钟给他,但如果他长期懒床迟到,这表现证明他还未能管束自己,父母就要干预。
若是幼稚园学生不肯起床,可抱他起床。
孩子在晚上迟迟不肯去睡,父母应和他约法三章:「到时候睡觉了,不想睡或睡不著,也要躺在床上」。
若12岁的孩子打机至深夜还不肯上床睡觉,父母便要干预,在先前协议的关机时间平静地把它关掉。
讯息就是:「你未能管束自己,暂时就要由爸妈管你!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