💻程序员日常:为什么`sizeof()`在自定义函数里失灵了?🤔
2025-03-25 07:10:05
•
来源:
导读 大家好!今天来聊聊一个常见的编程小问题——为什么在自定义函数中使用`sizeof()`时,有时候会发现结果不符合预期?👀 举个例子,当你在函
大家好!今天来聊聊一个常见的编程小问题——为什么在自定义函数中使用`sizeof()`时,有时候会发现结果不符合预期?👀 举个例子,当你在函数内部尝试用`sizeof()`计算某个变量的大小时,可能会发现它显示的并不是你期望的值。
其实,这并不是`sizeof()`本身的问题,而是与它的作用域和使用方式有关。💡 注意啦!`sizeof()`是一个编译期运算符,它会在编译阶段确定数据类型的大小,而不是运行时。所以,如果你传入的是指针或者引用,`sizeof()`只会返回指针或引用本身的大小,而不是指向对象的实际大小。
例如:
```c++
void myFunction(int ptr) {
std::cout << sizeof(ptr); // 输出的是指针大小,通常是4或8字节,不是int类型大小!
}
```
正确的做法是直接对目标类型使用`sizeof`,而不是通过指针间接访问。✨ 比如:
```c++
std::cout << sizeof(int); // 输出int类型的大小。
```
总结一下,`sizeof()`并不属于函数内部的特性,而是一个全局工具。只要我们理解它的本质,就能避免踩坑啦!🌟 CPlusPlus 编程技巧
版权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