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蒿子的功效和作用(沙蒿)
种中文名: 沙蒿 (学名Artemisia desterorum Spreng,英Dester Wormwood)牧草属名:蒿属(拉丁Artemisia L.,英Wormwood)牧草科名:菊科(拉丁Compositae,英Composite Family半灌木,高30一80Cm。
根粗壮,褐色,多呈纤维状木质化,侧根斜生。
基茎粗15—20mm,老枝灰黄色,木质化,外反常剥裂;嫩枝鲜黄色或黄白色,当年新枝黄色、黄白色或带紫色,具纵条棱,幼时被绢状短柔毛,后脱落具光泽。
叶灰绿色或黄绿色,初被短柔毛,后脱落,下部叶有柄,基部具条形假托叶,长1—6cm,呈不规则二回羽状分裂,裂片及小裂片条形,宽1—1.5mm,侧裂片2—3对,长5—15mm,先端钝或尖,边缘平展,在花期常枯萎,中部叶与上部叶无柄,长l—2cm,3—7全裂或不分裂,裂片条形,先端尖,边缘反卷,头状花序卵形或球形,长2.5—3.0mm,具短梗或狭条形苞叶,常下垂,多数在枝端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;总苞片3—4层,外层者短小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背面黄绿色;边缘膜质,内层者较宽大,背部强烈凸起,边缘宽膜质。
边缘小花雌性,3—5个,结实,花冠倒圆锥形,心花两性,6—9个,花冠狭圆锥形,不结实。
瘦果长卵形,长约lmm,具细条棱,黑褐色。
细胞染色体2n=18 ,36。
[编辑本段]地理分布 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、额尔齐斯河流域,甘肃河西走廊沙地,内蒙古阿拉善荒漠,青海柴达木盆地,在国外,蒙古南部及欧洲部分、高加索和中亚也有。
[编辑本段]生物生态特征 沙蒿为一从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,根系发达,根粗壮,粗达1—2cm,根幅在1.2m以上。
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生长,8月下旬停止生长,7—9月为花期,9月至11月上旬结果,10月叶脱落,生长期200天左右。
冬季几乎所有小叶脱落,但当年枝条和头状花序能很好地残留在植株上。
种子(瘦果)千粒重0.86g。
沙蒿为超旱生沙生植物,具明显的早生解剖结构和水分生理特忭,表现在它的叶具有较厚的角质层,以抑制蒸腾失水,有发达的栅栏组织,而海绵组织极为退化,有利于增大叶绿体对光照和二氧化碳的吸收面,提高光合作用的活性。
在水分关系上,它水势和蒸腾强度降低,而提高水分饱和亏和束缚水同自由水比例的比值,这些均反映植物对水分的节约,以及利用水分效率的提高。
沙蒿在我国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,在蒙古它也进入草原区。
在沙地的生草过程中,它是演替初期的先锋植物。
生长在半流动沙丘上,也可生长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、平沙地、覆沙戈壁和干河床上。
土壤质地为砂质、砂砾质,土类为风沙土、棕钙土和漠钙土。
发育良好的沙蒿群落,常成小片状分布,每为纯群落。
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所调查的沙蒿群落,总盖度10%左右,沙蒿株高29—43cm,冠幅40cm左右,大株丛的冠幅达30cm以上,伴生植物主要有沙拐枣(Callingonummongolicum)、枇杷柴(Reaumuriasoongori–ca)等,鲜草产量每公顷200kg左右。
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白梭梭(Haloxylonpersicum)沙漠群落中它是优势成分,伴生的植物有地白蒿(A.Terrae–albae)、苦艾蒿(A.santolina)、羽状三芒草(Arislidapennata)、。
西伯利亚冰草(Agropyronsibiri–cum)等,植被总覆盖度在半固定沙丘上约10—20%。
[编辑本段]饲用价值 沙蒿在青绿时期因气味重而苦,大大降低了它的适口性。
牧场上饲草充足情况下,牲畜很少采食或不食,只有骆驼一年四季可以采食。
深秋霜枯后,适口性大增,山羊和绵羊采食或喜食,骆驼喜食;马和牛通常不吃它。
在饲料缺乏的年景,它的重要性便大大提高,即使马和牛也可采食。
从沙蒿化学成分分析,富含无氮浸出物,粗脂肪也较高,粗蛋白质较低,粗纤维中等。
蛋白质品质尚好,必需氨基酸总量(除色氨酸外)达3.16%~4.18%。
沙蒿含Ca、K、Si元素都较丰富。
综上所述,饲用价值属于中等或中等偏低。
据计算,沙蒿的代谢能为了7.45MJ/kg干物质,这大约同一般禾本科牧草干草是相当的。
[编辑本段]其它用途 由于茎多数丛生,阻沙作用好,为优良的固沙植物,在甘肃河西地区已用于人工固沙,并开始用于飞机播种,效果良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