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泡儿草的作用与功效(蛇泡)
【药 材 名】蛇莓【英 文 名】Indian Mockstrawberrg Herb【拉 丁 名】Herba Duchesneae Indicae【别名】鸡冠果,野杨梅,蛇藨,地莓,蚕莓,三点红,龙吐珠,狮子尾,疗疮药,蛇蛋果,地锦,三匹风,蛇泡草,三皮风,三爪龙,一点红,老蛇泡,蛇蓉草,三脚虎,蛇波藤,蛇八瓣,龙衔珠,小草莓,地杨梅,蛇不见,金蝉草,三叶藨,老蛇刺占,老蛇蔂,龙球草,蛇葡萄,蛇果藤,蛇枕头【名称考证】鸡冠果、野杨梅(《救荒本草》)、蛇藨、地莓(《本草会编》)、蚕莓(《纲目》)、三点红、龙吐珠、狮子尾(《生草药性备要》)、疗疮药、蛇蛋果、地锦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、三匹风(《草木便方》)、蛇泡草、三皮风、三爪龙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、一点红(《岭南采药录》)、老蛇泡(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)、蛇蓉草、三脚虎、蛇波藤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、蛇八瓣(《安徽药材》)、龙衔珠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、小草莓、地杨梅(《陆川本草》)、蛇不见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、金蝉草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、三叶藨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、老蛇刺占、老蛇蔂(《闽东本草》)、龙球草(《广东中药》Ⅱ)、蛇葡萄、蛇果藤、蛇枕头(《 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【科目来源】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【药用部位】蛇莓的全草。
本植物的根(蛇莓根)亦供药用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苦,寒,有毒。
①《别录》: “大寒。
”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味甘酸,冷,有毒。
” ③《分类草药性》:“味苦,性凉。
”入肺,肝,大肠三经【功效分类】清热药,清热解毒药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,涤暑清热,凉血止血,燥湿解毒,活血消肿。
治热病,惊痫,咳嗽,吐血, 咽喉肿痛,痢疾, 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,汤火伤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(鲜者 1~2两);或捣汁。
外用:捣敷或研末撒。
【资源分布】分布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浙江 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【药材鉴定】显微鉴定: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,下表皮细胞不规则形,垂周壁均呈连珠状增厚下表皮有气孔,非腺毛及腺毛较上表皮为多。
气孔不定式或不等式,副卫细胞4~5 个。
非腺毛单细胞,长166~900μm,基部直径18~38μm,壁厚6~12μm,表面有螺状纹理。
腺毛头部类球形,2细胞,直径25~32μm;柄部2~3细胞。
叶肉细胞有的含草酸钙簇晶。
【古籍考证】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
①《蜀本草》:“《图经》云,(蛇莓)生下湿处。
茎端三叶,花黄子赤,若覆盆子,根似败酱,二月、八月采根,四月、五月收子。
所在有之。
” ②《本草衍义》:“蛇莓,今田野道傍,处处有之。
附地生,叶如覆盆子,但光洁而小,微有皱纹。
花黄,比蒺藜花差大。
春末夏初结红子如荔枝色。
” ③《纲目》:“蛇莓,就地引细蔓,节节生根,每枝三叶,叶有齿刻,四、五月开小黄花 ,五出,结果鲜红,状似覆盆,而面与蒂则不同也。
其根甚细。
《本草》用汁,当是取其 茎叶并根也。
仇远《稗史》讹作蛇缪草,言有五叶、七叶者。
又言,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 ,止发冷涎耳。
” ④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蛇莓,南安入以茎叶捣敷疔疮,隐其名曰疔疮药,试之神效。
”“蛇莓多生阶砌下,结红实,色至鲜,故名以锦。
虽为莓,然第供鸟雀蝼蚁耳。
”【化学成分】种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(53.1%),非皂化物质有烃、醇和甾醇,甾醇中 的主要成分是β-谷甾醇(占总甾醇量的89.5%)。
【相关选方】①治天行热盛,口中生疮:蛇莓自然汁,捣绞一斗,煎取五升,稍稍饮之。
(《伤寒类要》) ②治伤暑,感冒:干蛇莓五至八钱,酌加水煎,日服二次。
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 ③治吐血咯血:鲜蛇莓草二、三两,捣烂绞汁一杯,冰糖少许炖服。
(《闽东本草》) ④治咽喉肿痛: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。
《闽东本草》) ⑤治小儿口疮:蛇泡草(研末)、枯矾末,混合,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,再撒上药粉。
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⑥治疟疾,黄疸:鲜蛇莓叶捣烂,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,布条包扎。
(《江西民间草药》) ⑦治痢疾:鲜蛇莓全草一两,水煎服。
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⑧治蛇头疔,乳痈,背疮,疔疮:鲜蛇莓草,捣烂,加蜜敷患处。
初起未化脓者,加蒲公英一两,共杵烂,绞汁一杯,调黄酒二两炖撮,渣敷患处。
(《闽东本草》) ⑨治蛇窜丹:蛇泡草适量,雄黄五分,大蒜一个。
共捣烂,布包,外搽。
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 ⑩治脓疱疮:蛇泡草炖肉吃,并捣烂外敷。
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。